曼萨尼约:货物排队空等七小时!“红色查验”也加码?

2025-09-11

近日,曼萨尼约港的卡车司机们正经历一场无休止的“磨难”,七个小时的空等、数百辆车的积压,最终换来的却是一句“预约取消,请回”。这种被称为“虚假出港”的闹剧,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燃油,更让整个物流链条陷入了一场无人买单的混乱。




01

白跑一趟,油钱谁来付?

在曼萨尼约港,这种让卡车司机排队数小时到最后却突然通知预约取消的“虚假出港”现象已然成为常态。港口服务公司之一的总经理胡里奥·莫拉解释称,这种状况下产生的成本几乎没有客户愿意承担,其根源在于外部系统,而非运输方或客户的过错。


进港的关键在于通过“安全智能港口系统”(PIS)管理的电子预约单(DEC),但这个原本旨在规范秩序、避免拥堵的系统,现实中却成了新的矛盾源。运输商反映,预约常到最后一刻被临时取消或直接标注为“作废”,甚至有时候车辆已经驶向港口的途中。据运输商估算,每日因此失效的预约多达数百次,一旦预约作废,重排需三至四天,这期间产生的集装箱滞留费用,最后还是得由进出口商来承担。




03

排队过程用GPS截图都没用了?

JJAE运输公司总经理安东尼奥·查韦斯直言,这是一场“磨难”。下午的预约几乎无法完成,漫长的等待不仅浪费燃油,更是对驾驶员的巨大损耗。运输商们被迫持续提交证据——拍照、上传GPS镜像数据、提供排队证明——来证明自己的工作,然而客户或中介仍能编造“千奇百怪的理由”拒付。


某位驾驶员坦言,他某次负责10个整柜运输,仅因安装了能自动记录排队位置的系统,该系统每 10 分钟生成一次记录,并通过地理围栏技术确认车辆是否在排队等候,才艰难地获得了付款。


即便成功入港,海关的“红色查验”也可能导致数日的额外等待。莫拉也证实,有同行曾等候72小时,这种滞留不仅意味着驾驶员津贴、燃油消耗,还迫使他们在没有卫生间和休息区的驾驶室里彻夜等待,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尊严。




04

生产力暴跌70%,到底是谁的锅?

莫拉指出,今年四月是一个关键拐点,海关减员及流程改制导致港口效率崩塌。据其记录,此前港口日均操作5000次,现已骤降至1500次,暴跌70%,这意味着车辆丧失了运输收益能力。


尽管港口社区总经理埃克托尔·皮门特尔宣称运营达标率高达93%-95%,日处理峰值达3500箱,但国家港口系统管理局(Asipona)的数据显示,7月日均入港卡车仅3600辆。运输商反驳道,港口的扩张并未匹配基础设施的发展,“新入口仅是转移了拥堵点”。




01

谁在为港口的“无解”买单?

曼萨尼约港的困境是一个深刻的悖论:当政府报告强调“效率达标”时,一线的驾驶员却在为无法结算的工时而战。这种系统性的混乱不仅重创了运输业,还催生了滞箱费、交付违约等一系列问题。


运输业呼吁根本性变革,而非“短期止痛剂”。莫拉发声道,如果政府炫耀税收增长,就应拨付专项资金进行二三十年的长效规划,从根本上解决港口通道和基础设施的瓶颈。曼萨尼约港作为墨西哥的外贸引擎,其故障如果持续无解,其瓶颈效应终将吞噬所有依赖它的企业。



曼萨尼约港的“虚假出港”,是所有中墨贸易从事者和物流商都在面临的问题,当物流瓶颈影响效率,随之而来的成本增加和信任问题,正带来不小的负担。面对这种困局,我们会不断优化工作流程,实时关注物流政策的变化,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,尽力保障业务的平稳运行。




阅读19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**篇
写评论...